首页

国产丝袜脚

时间:2025-05-25 06:02:19 作者:《中国的毒蘑菇》在北京首发 记载509种毒蘑菇助力识别与预防 浏览量:16771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的毒蘑菇》5月23日下午在北京首发,新书图文并茂,记载8个中毒类型的毒蘑菇51科126属509种,以及毒性待确定的蘑菇26种、中国分布存疑的毒蘑菇65种,可为毒蘑菇的快速识别与预防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5月23日下午,《中国的毒蘑菇》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的毒蘑菇》由吉林农业大学图力古尔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陈作红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席专家李泰辉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毒控制室李海蛟研究员共同编著,该书基于5位作者数十年的真菌资源调查和分类学研究,以中毒案例、毒性成分及可靠文献为依据,涵盖中国毒蘑菇研究历史与现状、种类及其生态地理分布、标本采集和处理、形态特征与鉴定、中毒症状类型及其毒性成分、中毒诊断与治疗要点等内容。

5月23日下午,首届“菌物物语”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研究员致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庄文颖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首席专家孙承业研究员分别为新书作序。庄文颖指出,“我们迫切需要一部关于全面认知中国毒蘑菇的科普读物”,《中国的毒蘑菇》为普及毒蘑菇识别和开展蘑菇中毒防控救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孙承业表示,《中国的毒蘑菇》科学性强、内容系统全面,是从事毒蘑菇基础研究、中毒预防控制和临床救治的必备参考书。

  据介绍,《中国的毒蘑菇》具有地域广、种类多、内容新、类型全等特点,地域覆盖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种类记载毒蘑菇51科126属509种;内容方面,作者独立或参与命名的新种106个,占全部种类的1/5;中毒类型涵盖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伤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横纹肌溶解型、溶血型、光过敏性皮炎型及其他类型。

5月23日下午,首届“菌物物语”论坛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陈作红分享“毒蘑菇发现背后的故事”。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中国的毒蘑菇》出版方,科学出版社当天以线下线上结合方式举办新书发布会暨首届“菌物物语”论坛。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研究员为“菌物物语”论坛开幕致辞,多位专家学者随后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进行分享交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谈经济、聊就业……今年两会首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卓嘎委员发言说,在中共中央亲切关怀下和全国人民无私援助下,雪域儿女艰苦奋斗、改天换地,创造了人间奇迹。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扩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活跃着各族群众勤劳奋斗的身影,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力量不断壮大。

道中华丨当我们在谈李白时我们在谈什么 李敬泽谈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作家

“碳”路先行|山西长治潞州区:探路转型发展 园区赋能跑出“加速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杨春庭表示,创建国际卫生陆港是广西提升口岸服务品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广西将不断完善口岸开放体系,加速推进中越智慧口岸(友谊关—友谊)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口岸核心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志愿军老战士曾国兴讲述当年战友“吃石头”的故事

据了解,2024年江西文旅工作确立“1+7”目标任务——“1”即聚焦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增一批国家级文旅品牌,获评一批国家级奖项,文化和旅游整体发展成效进入全国第一方阵。“7”即实施高质量发展强基、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文化遗产活化出圈、文旅地标打造、文旅产业倍增、文旅IP重塑、“引客入赣”扩容等七大行动。

国家发改委:以“产能过剩”为由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世界经济

随着天开园转入提质增效发展新阶段,创新主体加快集聚,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创新溢出效应初显。如何继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并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生态圈和全要素供给的服务生态链,成为天开园的新课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